父母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新闻资讯     |      2025-02-26 16:53
父母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父母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在婚姻持续的过程中,要是其中一方继承了父母的遗产,通常来讲是算作夫妻共同财产的。

就好比说,家里的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财产,按照一般的情况,这部分遗产就会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不过,如果在遗嘱里明确地写着,说这个遗产只给夫妻中的一方,那这就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跟另一方没啥关系。

《民法典》里面有规定,在没有遗嘱特别去指定的情况下,无论是继承来的财产还是受赠得到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这其实体现了在婚姻关系里的财产共有原则,大家一起拥有这些财产。

但同时,也充分尊重遗嘱人的意愿,遗嘱人要是想把自己的个人财产通过遗嘱指定让法定继承人中的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去继承,那这种情况下,这部分财产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就只归指定的那个人所有。

二、父母遗产继承有哪些法律规定与要点

关于父母遗产继承,主要有以下法律规定与要点:

继承方式:有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四种。遗赠扶养协议效力优先,其次是遗嘱继承和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若没有有效遗嘱等,按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不参与,没有第一顺序才由第二顺序继承。

遗嘱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不同形式遗嘱有不同法定要件,要确保遗嘱形式和内容合法有效。

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等合法财产,但专属于被继承人的人身权利等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继承人需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三、父母遗嘱指定遗产归属有啥法律讲究

父母以遗嘱指定遗产归属,有诸多法律要点需注意。首先,遗嘱人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清晰表达真实意愿,否则遗嘱可能无效。

遗嘱形式要合法,常见的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

人签名,注明年、月、日。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等也都有相应严格的法定形式要求。

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要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此外,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但公证遗嘱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只有遵循这些法律讲究,遗嘱才能确保有效,遗产按父母意愿分配。

当探讨父母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时,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需关注。比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通过法定继承获得的父母遗产,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遗嘱中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那要是遗嘱没有明确,之后又发生争议该如何处理呢?还有,若将继承的父母遗产进行变卖,所得款项又该如何界定其性质?这些复杂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倘若你对父母遗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及相关问题存在疑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